撰文/林裕恩 張菀庭

宜室宜家宜生根
中秋剛過,宜蘭的落羽松正翩翩起舞,而好山好水的宜蘭不只聚集了閃亮的落羽松家族,也是「木本位」木作工坊創辦人-阿亮與阿德的紮根地點。

土木人 建築人 一起來當木頭人
阿德和阿亮原本是建築和工業設計出身,是什麼奇妙的緣分讓把他們湊在一起?「那時候我們剛好在一家造船廠上班,覺得彼此的行事作風很合對方的胃口,就直接把他抓過來一起開工作室了。」活潑豪放的阿亮爽朗的說。「也剛好認識這邊一個很熱心的工具行老闆,聽到我們要開店,就很有義氣的提供閒置場地給我們啦。」靦腆的阿德笑著表示。於是對木材有著奇思妙想的兩人,加上貴人相助,毅然決然的炒了老闆魷魚,共同創辦「木本位」工坊。

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
木工教學從一開始便是木本位想做的事,「我們想讓大家知道為什麼!」同樣的東西用卡榫、螺絲跟釘槍做會有什麼差別,或是不同的木材會有什麼特性,大家瞭解這些點滴才會瞭解工藝的價值。因此木本位帶領學員從手工具開始學習,每天按表操課的扎實打底的練習,也與編織、陶瓷、玻璃等各種不同的材質進行結合,以木為本兼容各種工藝,這也是「木本位」取名的由來。

木本位對於木工的熱誠與專業吸引了各種不同的學員來認識這項工藝,其中讓他們印象深刻的學員是在市集攤位上因刨木體驗結緣的在地學生,一學就上癮,整個暑假都泡在工作室裡。想起教學的過程阿德與阿亮笑著說:「看學員們在課上忙得不亦樂乎,我們就知道這個課是開對了!」
成為新「宜」民
阿德與阿亮原是典型的宜蘭移民,因緣際會來到這片美麗的土地,創業路上也遇到許多心地善良的貴人相助,兄弟倆個性南轅北轍,一位豪放不羈和一位柔軟細心的搭配風格也大受學員好評。。
如今的工作室從落地生根到成長茁壯,也有越來越多人注意到他們,「常有人走進來說是我們的鄰居,來找我們做東西,但我都不知道他們是從哪裡冒出來的!」阿亮看著四周開闊的風景笑著說,看來宜蘭豐美的地理人文環境,不僅能滋養得天獨厚的落羽松,也用自然的親切感把外地人變成在地人,創造出獨樹一格的「新宜民」。
《木本位》
地址:宜蘭縣羅東鎮仁愛路三段96號1室
聯絡電話:0937 047 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