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的驛站──神農青舍

洋式的皮囊,複合式的內裏

神農青舍前身為1960年代宜蘭糧食局單身宿舍群,早期座落於農田之間,直到近年市區街道開發,它磚造洋式建築的典雅樣貌才逐漸被市民所看見。不說還不知道,這棟建築在宜蘭市民眼中曾是鬼屋般的存在,如今宜蘭縣政府和新團隊接手後,搖身一變轉型為結合創意法式料理餐酒館以及背包客棧的複合式空間,增添市區的歷史風貌,留住了城中旅客的目光。

回憶起以前的宿舍群,神農青社的員工小芳直說以前就是個破敗廢墟,翻修後讓在地居民安心不少。(攝影:張菀庭)
團隊極大程度地保留原有牆面及屋頂,將現代工業風格的物件適當融入。
(攝影:張菀庭)

當地的食材,法式的饗宴

「回頭客他們同一季套餐都會回來吃好幾次,這件事讓我覺得蠻感動的。」

館長Sharon回顧接手神農青舍這一年多來說道。神農青舍在餐廳的部分下足了苦心,最後決定以法式餐酒館的方式呈現。料理的設計理念聚焦在當地、當季與創新,因此菜單會依著季節而有所更動,這也使得神農青舍的餐點始終能以新奇、視覺與味覺雙重饗宴的姿態,擄獲饕客的味蕾。上一季秋季菜單最值得一提的創意品項──絲瓜蛤蠣濃湯,看似厚實濃重的湯品,實際嚐起來十足的清爽與鮮甜,味覺上的衝擊打破視覺的刻板印象,這也是主廚李昇紘的得意之作。

主廚李昇紘致力於將傳統的中餐以法式餐點形式呈現,每季推出不同的特色套餐令人耳目一新。(圖:神農青舍提供)

為了推廣並呼籲使用在地節令食材,今年神農青社與甘納櫃食研所合作推出「宜蘭好吃之旅」,多位宜蘭青年廚師與在地青農攜手合作,用在地食材呈現新一代飲食概念,舉辦多場飲食饗宴,可前往文末連結了解活動詳情。

不畏疫情,積極合作不斷校正,歷久彌新

「挑戰就是來客量,還有疫情的衝擊囉!」──Sharron

疫情延燒至今,多數餐旅業苦不堪言,神農青舍逆勢操作,趁著疫情期間進行房型修改,也開放空間給有興趣的團體租借。近期「慢活雅工」陶藝工作室會在神農青舍舉辦陶藝工藝課,期待能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同時,神農青舍積也極與外界合作,舉凡去年和廣生藥房的聯合市集,和陶藝工作室的鹿角蕨上版活動,或是與流浪動物之家攜手公益市集,推出文創商品與狗零食等等都是很好的經驗。緊接著五月份和宜蘭在地攝影師舉辦攝影展,希望注入不同層次的色彩。

在維護舊宿舍的同時,經營團隊更努力以不同的創新方式與在地合作,期待大家看到不一樣的神農青社。(攝影:張菀庭)

開辦至今,神農青舍在規劃上不設限,秉持多角化的經營路線,每一季滾動式修正,盡可能去滿足不同團體以及散客的需求,也讓這棟60年的歷史洋樓得以繼續在宜蘭市區展現它歷久不衰的風華。

神農青舍 https://linktr.ee/snvillage

l   地址:260宜蘭縣宜蘭市神農路二段96號

l   營業時間:上午11:30~晚上8:00

甘納櫃食研-宜蘭好吃之旅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035811313698058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