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林凱若
頭城的海邊對台灣人來說可能並不特別出名,但這裡卻吸引了許多外國友人移居。有些人為了烏石港的海浪、有些人為了慢活的小鎮步調,更有人為了山海美景所帶來的創作靈感,陶藝創作者Brian Misavage(布萊恩 米薩維奇)就深深著迷於頭城的山海。
與陶藝的命中注定
來自俄亥俄州的Brian,擁有純藝術及陶藝、雕塑創作雙碩士的專業,在陶藝界頗有一番名氣。在受邀到鶯歌陶瓷博物館駐村的期間,他拜訪了一位定居在頭城的英國朋友,當時,他就愛上這個有著無敵海景的地方。因為疫情而佇留在台灣,但也因此和頭城在地青年-筱珮一起創立了「米薩維奇 陶藝工作室」。Brian的姓氏Misavage(音譯米薩維奇),祖籍源自於立陶宛,而姓氏的原意代表著「做陶碗的人」,工作室便以此為名。

認識腳下的土地-尋找宜蘭土
藉由大學時輔修地質學的知識,Brian和筱珮設計了一個「尋找宜蘭土」的體驗活動給宜蘭在地的國小學童、民眾。他們帶著小朋友前往山區親手採集陶土、認識腳下那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甚至帶學生們親自蓋窯燒製作品。比起上陶藝課時只是拿到一塊陶土,小朋友們更愛從頭參與一件陶藝作品的誕生。

在教學上,他們也透過專業知識及自己動手做讓學員更了解工藝在日常無所不在。光是籌備「尋找宜蘭土」就花了半年走遍宜蘭十二鄉鎮。而「做陶,學英語!Get Dirty and Get New Words」系列課程則融合了英語教學和許多美國文化的元素,例如十月的手捏南瓜燈和十二月的手捏聖誕樹,都能讓不管是大人或小孩體驗到跨文化的節慶氛圍。

把龜山島揉進手中
Brian對頭城的熱愛反映在他的作品中,不管是雲彩色調的馬克杯、龜山島造型的陶瓷磁鐵,甚至是不同深淺的藍綠色釉彩。Brian說頭城最讓他流連的是大海、龜山島,和每天變化多端的夕陽,「海邊」對Brian來說是非常迷人的地方,因此來到頭城後他的創作題材也從原本的山林、峽谷轉變成海洋、島嶼。對於工作室未來的願景,Brian和筱珮謙虛的說創業要慢慢來,Brian會繼續創作龜山島系列的作品,筱珮則是尋找和其他在地品牌合作的機會,兩人雖然偶爾在創作上意見分歧,但推廣自己熱愛土地的願景卻非常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