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火慢熬才能「陶」冶性情-慢火雅風

青磚伴瓦漆炊煙裊裊起

在宜蘭大學農權路旁的小巷,一整排的連棟透天中,有一處似有些不同,在充斥著各種板上植物的前院中隱約可以看到一座新式的電窯,這裡就是「慢火雅風」工坊,創辦人許庭嘉正沏著茶歡迎我們。

工作室的植物們各個生氣勃勃、英姿挺拔(攝影/張菀庭)

庭嘉出身於台南的美術世家,父親是名國畫老師,自小的耳濡目染使他比同齡人對美術有著更早更深的體會,日後也到師大美術系繼續精進,而在陌生的台北,庭嘉遇到薛瑞芳、羅森豪兩位老師,開啟了他與陶藝的緣分,在求學期間不僅紮紮實實打磨完基本功,更積累了不少調製釉藥與燒陶的經驗,為日後開設工作室奠定了深厚的根基。

世界越快心則慢

退伍後奔波了好幾個月,庭嘉終於在宜蘭找到一處離塵不離城的佳所,「慢火雅風」的爐灶正式點燃。創業初期自然捉襟見肘,但庭嘉不慌不忙,他用真誠的態度、精湛的手藝,慢慢打動客人的心,加上網路平台pinkoi的推波助瀾,生活漸漸有了起色。

製陶前,養土練土的功夫不可少(圖片/慢火雅風提供)

「我覺得捏陶這件事不僅考驗耐心,而且需要放鬆,整天緊張兮兮是不會有好作品的。」庭嘉都建議客人,最好是在休息片刻後,體力與心力都調整到位,再開始創作,也因此他與附近的逗可可合作,推出陶藝教學、午茶、點心的綜合套餐,讓學員能循序漸進的放下心中的雜念,安心享受捏陶的樂趣。步入工坊,明亮和藹的燈光,沁人心脾的茶香,一字排開的精緻作品,庭嘉和客人的言笑晏晏,恰成清朗的C大調,彷彿置身令人忘懷得失的世外桃源。

接納自己才是最好的樣子

問起庭嘉的教學心得,他說:「我常常告訴學生,不要對自己太苛刻,捏陶這件事本來就不容易,就連我也是一路跌打滾爬過來的,學會接受自己的不足,才能有所成長。」舒緩的語調,就如同工作室名稱「慢火雅風」給人沉著而穩定的力量。

能來宜蘭生根,一切都是天時地利人和(圖片/慢火雅風提供)

現代社會節奏快壓力大,很多人都在忙碌的洪流中迷失自我,但在製陶的領域,找到適合自己的步調才是王道,依照自己的心之所向,擇之所愛、愛之所擇,有時候不要太在意結果,重點是在體驗過程中學習到的沉澱心靈與感悟,期許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的陶淵明,放懷得失,樂以忘憂。

《慢火雅風》

FB:https://m.facebook.com/heatandbreeze/

地址:宜蘭縣宜蘭市復興路二段61巷49號

聯絡電話:0988 423 950

分享